avatar

(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

完结作品(8)
会员
1988年11月4日,《英雄广场》冲破重重阻力在奥地利维也纳城堡剧院首演。演出盛况空前,引起欧洲乃至世界的关注。这是托马斯·伯恩哈德创作的最后一部戏剧。足有十年或者十一年了教授夫人总是听见英雄广场上的叫喊,没有人听得见什么叫喊她听得见……她数月以来又听见英雄广场民众的叫喊,这喊声让她整天惊恐不安坐卧不宁,您知道的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五日希特勒开进了英雄广场……
戏剧5.7万字
会员
1975年5月,《总统》在奥地利维也纳学院剧场(城堡剧院的第二舞台)首演。在一个不具名的欧洲国家,总统和总统夫人正在为出席葬做准备。不久前,无政府主义者针对总统的暗杀行动失败,总统本人幸免于难,而总统的亲信上校和总统夫人的爱犬则不幸丧命。总统和总统夫人一边梳洗换装,一边回顾那次心惊动魄的行刺,讲述身居高位、手握权力又与恐惧相伴的生活。没有人理解他们不懂得这些人什么都不懂脑子里只有卑鄙野心仇恨除此之
戏剧4.8万字
会员
1974年,《习惯的力量》在萨尔茨堡艺术节首演,是托马斯·伯恩哈德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马戏团老板加里波第为了克服疾病、衰老和平庸混乱的现状,决定练习大提琴。多年来,在马戏团巡演之余,加里波第试图与马戏团的小丑、驯兽师、杂耍和他那走钢丝的外孙女一起完整地表演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奏出完美的音乐。然而,排练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中断,成为全然的灾难。年复一年的怪诞演练变成了马戏团的常规。我们不喜
戏剧4.1万字
会员
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和社会现实,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与悖谬;以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化身社会和人民的牛虻。里尔帕策奖、奥地利国家文学奖、毕希纳奖、自由汉莎城市不来梅文学奖、尤利乌斯·卡姆佩奖、安东·维尔德甘斯奖、弗朗茨·特奥多尔·乔科尔文学奖等奖项得主托马斯·伯恩哈德经典剧作。《总统》:伯恩哈德经典戏剧;对世界之疯狂的嘲笑;世界的背面是牢固复杂的舞台机关。《英雄广场》:伯恩哈德最后一部戏剧;一部
戏剧11.3万字
会员
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和社会现实,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与悖谬;里尔帕策奖、奥地利国家文学奖、毕希纳奖、自由汉莎城市不来梅文学奖、尤利乌斯·卡姆佩奖、安东·维尔德甘斯奖、弗朗茨·特奥多尔·乔科尔文学奖、联邦商会文学奖、德国工业联邦协会文化委员会文学奖等奖项得主托马斯·伯恩哈德经典小说。《历代大师》:我们用这些历代大师装满精神保险箱,但在生命的决定性时刻打开,它空空如也。《伐木:一场情感波澜》:我的
作品集32.6万字
会员
艺术评论家雷格尔每隔一天就要到艺术史博物馆,坐在丁托列托的画作《白胡子男人》前,三十多年来从不间断,直到某一天他妻子离世。时隔半年之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幅画像前,并邀请老朋友阿茨巴赫尔第二天去博物馆与他会面。通过阿茨巴赫尔的眼睛,我们得以了解雷格尔——他妻子的死,他关于自杀的想法,他对大师们的评论,以及最后,此次会面的目的。既充满悲观又兴高采烈,既憎恶有加又十分滑稽,《历代大师》是一部有关文化、天
社会12.6万字
会员
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奥尔斯贝格尔夫妇在家举办“艺术家晚宴”。晚上11点半,所谓的“艺术家晚宴”还没有开始,所有人都在等待晚宴贵宾——那位著名的城堡剧院演员——的到来。我坐在带头靠的沙发椅上,一边等待一边观察晚宴现场的人们,回想几十年来接近又疏离艺术世界的经历,回想艺术人的种种境遇,回想今天白天乔安娜的葬礼。在我的眼中,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在艺术上,或者说在精神方面,甚至可以说整个心灵都垮
社会12.7万字
会员
韦特海默的厄运在于,就在他经过莫扎特学院二楼三十三号房间的时候,格伦·古尔德恰好在那里弹奏《哥德堡变奏曲》,在弹所谓咏叹调。韦特海默后来把他的经历讲给我听,说他站在三十三号房间门前,听着格伦演奏,直到咏叹调结束。当时我就明白了,这是怎样一种惊骇。这部独白体小说记述了三个人对钢琴演奏的艺术追求与不同的人生选择:一个成为奇迹,一个沉落,一个转向他路。
社会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