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孙国师!
- 杨戬穿越孙悟空,大闹天宫
- 起风雷
- 2421字
- 2025-04-09 17:41:01
殿内一片死寂。
众臣们全都屏气敛息,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杨戬的身上。
纣王那一双猩红的眸子微微眯起,指节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案几,发出沉闷而又规律的“笃笃”声。
声音在寂静的大殿内回荡,每一下都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妲己慵懒地倚靠在他的身侧,手中的羽扇半掩着朱唇,那双美目之中似笑非笑,眼神里透露出一丝狡黠与期待。
杨戬神色平静如水,眸子微微低垂,让人看不清其中的情绪。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大王自行决断便好。”
话音落下,就像是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殿内的阴霾。
压抑的气氛瞬间一松。
纣王先是一愣,随即仰头哈哈大笑起来,他一把将妲己搂入怀中,笑声爽朗地说道:
“国师果然是通透之人,深合本王意!”
紧接着,他大手一挥,高声道,“此事暂且容后再议,今日先着重商议鹿台扩建之事!费仲,你且上来说说工程进度如何了。”
费仲连忙从队列中快步走出,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腰弯得几乎都要贴到地面了。
他尖着嗓子说道:“回禀大王,三千工匠们日夜赶工,不辞辛劳,再有三日,鹿台扩建工程必定能够如期完工!”
“到时候,美酒盈满池沼,肉林香气四溢,这般奢华盛景,定叫四方诸侯无不艳羡,心生敬畏!”
纣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自得的微笑,随后又将目光转向尤浑,问道:
“爱卿,那八百童男童女可都已经准备齐全了?”
尤浑赶忙躬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已经从东鲁征调完毕,此刻正在妥善安置。只等鹿台建成,便可以将他们献祭于天,祈求上苍庇佑我大商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杨戬静静旁观着这一切,他看着眼前这个昏庸暴虐的纣王,心中不禁感叹,如此无道之君,成汤传承了六百年的辉煌基业,终究是毁在他的手中了。
纣王似乎已经对朝堂议事兴致缺缺了,他不耐烦地挥了挥衣袖,说道:“既如此,今日便退朝吧。”
说罢,便搂着妲己,大步流星地转入后宫。
只留下满殿文武面面相觑。
散朝之后,比干的脸上依旧涨得通红,白须因为愤怒而不停地颤抖着,仿佛是狂风中的枯草。
他被几名同僚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往外走。
当路过杨戬身边时,比干忽然顿住了脚步,他猛地转过头,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杨戬,从牙缝里狠狠地挤出两个字:
“妖道!
周遭的官员们顿时吓得脸色惨白,他们慌忙拉扯着比干,一边拉还一边低声劝道:“亚相慎言啊!可千万不能乱说!”
还有人偷偷地瞥了一眼杨戬,见他神色平静,没有丝毫动怒的迹象,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然后又满脸赔笑地对杨戬说道:“国师莫要怪罪,亚相今日许是酒饮多了些,这才胡言乱语,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
杨戬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比干冷哼一声,用力甩开同僚们的手,甩了甩衣袖,大步离去。
众官员们纷纷匆匆跟上比干的脚步,只是在离开的时候,还时不时地有几道畏惧的目光偷偷地回望过来。
如今这位“孙国师”,可是纣王跟前的第一红人。
据说他神通广大,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拥有着超凡的法力。
就连妲己娘娘对他都礼让三分,在这朝歌城中,又有谁敢轻易得罪他呢?
待人群散尽,整个宫殿前的广场变得空荡荡的。
只剩下一片寂静。
杨戬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缓缓地走出大殿。
宫门外,夕阳西沉。
天边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余晖洒在杨戬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格外修长。
他一边走着,一边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金牌,眸中金光流转,思绪万千。
“有趣。”
他轻声呢喃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玩味。
他曾在封神之战中,助周伐纣,立下了赫赫战功,威名远扬。
然而如今,他却莫名其妙地成了纣王的“孙国师”。
“那原本国师申公豹在何方?或许正在四处奔走游说,拉拢截教门人,欲要阻止封神大业……姜子牙怕是刚刚得到封神榜,还在昆仑山潜心修行,尚未下山。”
他的脑海中快速地闪过这些念头,思绪飞转。
“那么如今自己,扮演着与曾经截然相反的角色,这位菩提祖师意欲何为?”
杨戬心中暗自思忖。
正沉吟间,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
他抬眼望去,只见一队身披铠甲的甲士正押解着数十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缓缓走过。
那些百姓们一边走,一边哭喊着求饶,声音凄厉。
“大人饶命啊!小的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无人照料,求求您放了我吧!”
“闭嘴!能为大王修建鹿台,那是你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还敢在这里啰嗦!”
紧接着。
便是一阵皮鞭抽打的声音和百姓们痛苦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传入杨戬的耳中,让他的眉头不禁微微蹙起。
“朝歌,纣王……”
他心中一动,纵身一跃,化作一道璀璨的金光,直上云霄。
他立于云端之上,俯瞰着脚下这座宏伟壮丽的朝歌城。
朝歌城郭绵延千里,气势恢宏。
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
九座城门洞开,人来人往,车马如流,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
城内宫阙连云,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
街巷纵横交错,宛如棋盘一般,井然有序,酒旗在微风中招展,此起彼伏,人声鼎沸,喧嚣不已。
“好一座繁华帝都。”杨戬不禁感叹道。
不过。
杨戬天眼微睁,运用神通,看得更加真切,看向了王宫深处。
那巍峨耸立的鹿台已经初具规模,台高千仞,直插云霄。
玉石铺就的台阶闪闪发光,金铜铸就的柱子顶天立地,显得无比奢华。
数千工匠们如同蝼蚁一般,密密麻麻地攀附在鹿台之上,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恐惧,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城西的“酒池”波光粼粼,远远望去,一片清澈,然而走近一看,才发现那竟是鲜血与美酒混杂在一起,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杨戬看着眼前这般景象,心道:“如此腐朽堕落、残暴不仁的王朝,合该灭亡!”
忽得他的目光一凝,像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在城郊一处荒宅中,隐约有灵光闪现,那股气息......
“姜子牙?”他心中暗自猜测道。
正欲仔细探查那灵光的来源,忽听下方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
“孙国师!孙国师可在何处?”
一名内官满头大汗,神色慌张,在宫门外四处张望,逢人便急切地询问。
侍卫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国师的去向。
杨戬眸光一闪,按下云头,缓缓现出身形。
内官一见杨戬,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顿时喜出望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气喘吁吁地说道:
“国师!大王急召!说是有要事相商,命您即刻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