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朝歌!朝歌!
- 杨戬穿越孙悟空,大闹天宫
- 起风雷
- 2705字
- 2025-04-09 17:40:35
金光乍现,时空倒转。
杨戬只觉周遭景象肆意扭曲,眼前的一切都变得虚幻又怪异。
与此同时,万千杂音仿若汹涌的潮水,在他耳边疯狂肆虐。
钟鼓齐鸣的喧嚣,战马嘶鸣的凄厉,百姓痛苦的哀嚎,还有江河奔涌的磅礴之声……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震得他耳鼓生疼。
待他的神志稍微清醒一些。
一道苍劲有力且满含悲愤的斥责声,穿透了这重重杂音,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
“大王!如今天下大旱,土地干裂,饿殍遍野,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可您呢,却整日沉溺在酒色之中,大兴土木建造鹿台,奢靡无度地设置肉林,如此劳民伤财。长此以往,我成汤传承了六百年的稳固基业,必定会毁于一旦啊!”
杨戬猛地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置身于一座恢宏壮丽的大殿之中。
只见九根金柱高高耸立,仿佛要直插云霄,稳稳地撑起了那雕梁画栋的华美穹顶。
地面是由洁白无瑕的美玉铺就而成,光可鉴人,倒映着殿内的一切。
大殿的两侧,文武百官整齐肃立,神色各异。
而在最上首的那座鎏金王座上,斜倚着一名头戴十二旒冕的王者。
此人五官轮廓透着与生俱来的威严,只是此刻眼窝深陷,唇边还挂着几分醉意,慵懒又肆意。
杨戬眼眸闪烁,心道:“纣王?!”
杨戬下意识地低头审视自身,发现依旧是孙悟空模样。
只是身上却披着一件锦绣八卦道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腰间还悬着一块“护国法师”的金牌,在殿中摇曳的烛火映照下,正熠熠生辉。
“我竟回到了封神时代的朝歌?”
杨戬眸光微微闪动,不动声色地缓缓环视四周。
此时,那正慷慨陈词、言辞激烈的亚相比干,已然进入了情绪的高潮。
他双手紧紧地握着象牙笏板,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大王,您若再这般执迷不悟,天下必将大乱,我成汤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啊!”
再看纣王身侧,一名绝色女子正轻摇着孔雀羽扇,身姿婀娜,仪态万千。
她每一个动作都透着无尽的妩媚,眼波流转间,却隐隐有妖气若隐若现地浮动。
杨戬自是认得出,其是九尾狐妲己。
比干的话音还在大殿中回荡,费仲那尖锐刺耳的声音便立刻跳了出来:
“老匹夫,你安敢在此诽谤君上!大王每日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为了江山社稷殚精竭虑。”
“近日更是承蒙孙国师献上神奇仙丹,得以延寿百年,此乃我大商万民之福,岂是你能随意诋毁的!”
尤浑也赶忙附和,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正是!正是!如今东伯侯无端叛乱,搅得天下不宁,皆因你们这些迂腐老臣平日里在朝堂上挑拨离间,蛊惑人心所致!”
纣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将手中的青铜酒樽重重地砸在面前的案几上。
酒水四溅,瞬间溅湿了案上的竹简,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
“比干,你口口声声说为民请命,可你可曾亲眼见过鹿台建成时,万国来朝,四方臣服的盛大场面?”
“可曾亲耳听过炮烙之刑下,那些心怀不轨的叛臣发出的痛苦哀嚎?”
说着,他忽然伸手,一把捏住妲己的下巴,动作中带着几分粗暴与癫狂。
“爱妃昨日新创的‘虿盆’,听闻极为有趣,倒想请王叔前去好好品鉴一番......”
此言一出,殿内骤然陷入了死寂。
仿佛空间都凝固了一般,连众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杨戬旁观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量:“封神劫起之时,我还在玉泉山,跟随师尊潜心修行,未曾亲身经历朝歌之乱。如今既然阴差阳错地入了这局......”
正想着,忽觉高台一道目光直直地看了过来。
杨戬抬眼望去,却见妲己正笑盈盈看着自己,那对桃花眼中涌着流光溢彩的光芒。
“这妖狐,莫非看破了我的变化?”
杨戬心中暗忖。
就在他暗自警惕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如雷霆般的暴喝:“昏君!”
众人皆是一惊,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红袍老臣大步闯入大殿。
此人满脸怒容,手中紧握着玄铁笏板,直指纣王,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今日我梅伯就算拼却这条老命,也要骂醒你这无道暴君!你用炮烙之刑残害直言之士,成汤先祖在上,怎会容忍你这等禽兽不如之徒,窃居王位,祸害天下!”
纣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角青筋暴起。
他被梅伯的这番话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地抓住王座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妲己见状,赶忙轻抚纣王的胸口,柔声安抚。
她朱唇微启,声音轻柔却又透着一丝冰冷:
“大王,此等狂徒若不严惩,日后岂非人人都敢辱骂君父,朝堂威严何在?天下又将如何掌控?”
“好!好!”
纣王怒极反笑,笑声中充满了疯狂与暴虐,他猛地拍案而起,大声吼道:
“来人!立刻立铜柱,燃炭火!朕要亲眼看着这老匹夫在这铜柱上化为焦炭,让所有人都知道违逆本王的下场!”
话音刚落,八名赤膊力士轰然应诺,迈着沉重的步伐,抬进一根丈余高的青铜柱。
那铜柱通体赤红,在熊熊烈火的映照下,仿佛被鲜血染红一般。
柱身雕满了狰狞恐怖的鬼面,每一张鬼面都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痛苦与怨恨。
内里炭火熊熊燃烧,热浪滚滚逼人,还未靠近,便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高温。
梅伯被几名侍卫粗暴地扒去官服,身上只留下一件单薄的里衣。
随后。
他被铁链紧紧地缠绕捆绑在铜柱上,皮肤刚一接触到滚烫的铜柱,便立刻发出了“滋啦”的声响。
一股焦臭之气瞬间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
梅伯紧咬着牙关,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脸上却依旧是那副视死如归的神情。
“哈哈哈!痛快!痛快!”
纣王搂着妲己纵声大笑,冕旒上的玉珠随着他的动作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他的笑声回荡在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众卿都看清了?这便是违逆朕的下场!谁若再敢多言,他便是你们的榜样!”
百官们吓得纷纷战栗低头,不敢直视纣王那疯狂的眼神。
唯有比干,双目赤红如血,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鲜血顺着笏板缓缓滴落在地,洇红了一片白玉地面。
他的身体因为愤怒与悲痛而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直了脊梁,毫不畏惧地看着纣王。
杨戬面无表情地看着梅伯在铜柱上渐渐化作焦尸,心中暗自叹息:“姜子牙曾将梅伯封为封神榜上‘天赦星’,今日亲眼所见,才知其死状竟是如此惨烈。”
正感叹间,忽觉腰间悬挂的金牌微微发烫。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去,竟见“护国法师”四字泛起了一阵血光。
“原来如此......自己这‘孙国师’怕是妲己的同党!”杨戬心中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为何刚才妲己会那般看他。
正思索间。
费仲那阴恻恻的声音再次响起:“大王,姜后失德之事尚未了结。据宫女招供,她曾在宫中咒骂大王早亡,好让殷郊太子继位......”
“血口喷人!”
比干厉声打断,白须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斥责道:
“姜后贤德之名,天下皆知,定是奸人恶意栽赃陷害!”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乱作一团。
文官们以比干为首,纷纷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言辞激烈地为姜后辩解。
武官们则大多沉默不语,有的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则眼神闪躲,不敢参与这场纷争。
整个大殿内,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乱成了一锅粥。
便在此时。
忽听王座上一声冷笑,纣王那带着几分醉意与暴虐的声音传来:“孙国师。”
纣王猩红的眼睛直勾勾地盯向杨戬,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印,问道:
“满朝文武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你乃得道仙长,法力高深,不妨说说,本王这姜后,到底该不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