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习转型

学习转型的核心是学习理念的提升和再造。大学的学习理念应该是“要自觉地建立所学与所思之间的联系”。这一学习理念的形成和不断实践,是学习创新的基础,也是成才的基础,更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基础。

一、 学习理念:要自觉地建立所学与所思之间的联系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有很大不同。其中之一,大学的学习理念是“要自觉地建立所学与所思之间的联系”。第一,态度,学生要自觉;第二,所学包括向老师学、向同学学、向论著学、向专家学,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向授课老师学习某一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第三,所思是指学生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包括学科性问题,如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核心是什么”“研究范式是什么”等学科基本理论问题,又如该学科可以研究哪些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方面的现实问题等;第四,“所学”与“所思”之间联系的方向,是指应该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升发展为“学而又思则新” 。

二、 学习创新: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学习创新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学而又思则新”的“新”是指“学习创新”“创新性学习”。 “新”主要表现在:① 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思考和研究某一具体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等,如运用“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包括自然地域分异因素作用机制和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在内的自然地域分异理论,分析和研究某一自然地域的分异格局;② 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多重理论和方法思考和研究具体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如运用戴维斯地貌发育理论和彭克地貌发育理论研究某一自然地域的地貌发育;③ 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发现和预见新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如运用社会经济发展的点轴理论,发现社会经济布局的新的点、新的轴,等等;④ 学生在一定的探讨和研究基础上,提出可能的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假说,并进行阐述,哪怕是初步的、粗浅的阐述。

学习创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意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知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已经深入系统地阐述了理论创新的原则问题。理论创新的最高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三、 学习要求

大学的专业学习是多元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通过课堂跟老师学习,按时保质完成长期作业。

(一) 课堂笔记(本)

课堂笔记是系统、完整地记录老师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最重要的工作,其载体是课堂笔记本。课堂笔记非常重要,主要原因是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特征,即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有多元基础,包括教材、主要参考书、主要学术论文、自己正在研究的部分内容,是再创造、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和结果。

课堂笔记本的基本要求包括:① 要使用大约16开的笔记本,不要使用64开的笔记本;② 在封面合适的位置规规矩矩地写上课程的名称,如“地理科学导论”;③ 课堂笔记本前面要留出2~3页,以便不断编辑“目录”;④ 课堂笔记本要在合适的位置连续标注页码;⑤ 课堂笔记本要单面使用,这不是浪费,而是供今后陆续补充丰富的内容;⑥ 课堂笔记本的每一个页面要科学“分隔”,一般的“分隔”形式是把课堂笔记本纵向分隔出约1/4作为“辅助区域”,这一部分有很大用处。这样的课堂笔记本已不是普通的课堂笔记本,而是具有一定研究性、学术性的课堂笔记本。

养成这样的课堂笔记习惯,对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习惯作用”。

(二) 完成长期作业

课程的长期作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 学术文献卡片的编制。这里的学术文献卡片主要包括“学术文献摘录卡片”“学术文献摘要卡片”“学术文献题录卡片”等形式,涉及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人居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以及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等方面的内容。② 学术名著阅读。要精读、学习一部学术名著并形成阅读笔记。建议精读《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地理科学导论(第三版)》(潘玉君,武友德,科学出版社)。③ 专题探索作业。这项长期作业是本科导师制所必需的,并以“专题笔记本”等形式呈现。

长期作业的完成特别是出色完成,是培养科学研究精神、科学研究意识、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