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才方向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要立志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贡献的专业人才。

一、 培养目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系统阐述了地理科学类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实现,是成才的坚实基础。

1.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掌握以地理思想方法为核心的元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技能。其中,与元地理学对应的主要是核心课程地理科学导论、地理学思想方法、地理学思想史、地理科学方法论等;与自然地理学对应的主要是自然地理学类课程,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等;与人文地理学对应的主要是人文地理学类课程,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区域详细规划等;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对应的主要是地理信息科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分析等课程。

2.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通过野外综合考察、社会调查、实验分析等获得第一手科学资料和地理数据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有关课程的实验实践、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有关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教育教学环节来实现。

3.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归纳、整理、整合多元多源数据,掌握一定的数理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具有“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计量(算)地理学课程的系统学习、有关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探索性或研究性作业、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教育教学环节来实现。

4.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类课程、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实验类课程、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实习实践、有关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探索性或研究性作业、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教育教学环节来实现。

5.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设计探索性、综合性科学实验的能力,开展野外科学考察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地理科学综合野外实习、有关课程的研究方法学习、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探索性或研究性作业、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教育教学环节来实现。

6.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地理科学导论和地理学思想方法等课程以及地理科学综合野外实习、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实现。

7.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高度关注地理科学等有关学科的发展历史、发展态势和前沿领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地理科学导论”和“地理学思想方法”等课程、核心课程的导言中的学科前沿部分、较系统的学术报告和科学报告、创新性和探索性作业等来实现。

8.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高度关注人类发展、国家发展、地区发展的强烈意识,包括关注甚至参与人类发展报告、世界格局、国家和地区远景目标建议、国家和地区五年发展规划建议、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远景目标)、国家和地区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和地区年度发展计划、国家和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的强烈意识。

9. 地理科学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咨询和科学建议的强烈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编写建议报告或咨询报告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多重教育教学环节来实现,其中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地理综合实习报告撰写、地理综合设计等最为重要。

二、 成才方向

(一) 总体方向

地理科学类毕业生要努力成为对国家、民族、人类发展有所贡献的人,可以成为中学地理教育家,甚至中学地理卓越教师,也可以成为地理学家、地理信息科学家、地理信息工作者、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学家、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工作者、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学家、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工作者以及这些领域的优秀专家。

(二) 具体方向

地理科学类毕业生要成为复合型专门人才。第一,成才单位——教学单位、科研单位、政府有关单位、企业单位等;第二,成才领域——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环境及其变化、全球自然变化与人文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灾害监测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乡规划及其实施、区域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旅游规划及其实施、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防研究与建设等,还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美丽中国和家乡建设等;第三,成才工作——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应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三) 成才目标

地理科学类的毕业生经过多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勤奋工作和深造学习,逐渐成长为地理科学学科、以自然地理为厚重基础的资源环境学科、以人文地理为厚重基础的城乡规划学科、以地理学为厚重基础的地理信息科学学科、以地理学和教育学为厚重基础的中学地理教育学科的优秀的乃至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等。

问题与讨论

一、 常规性问题与讨论

1. 你如何理解“要自觉地建立所学与所思之间的联系”这一学习理念?

2. 你如何理解“学习创新”?

3. 请简述课堂笔记(本)的基本要求。

4. 请简述长期作业。

5. 请简述学术文献卡片。

6. 你如何理解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目标?

7. 你如何理解地理科学类成才目标?

8. 长期作业:

(1) 每天最少完成一张学术文献卡片;

(2) 每天研读所确定的学术名著。

二、 研究性问题与讨论

1. 请在教师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你准备精读的地理学名著。

2. 请在观看《大家·吴传钧》等的基础上,谈谈你对成才的理解。

3. 请你谈谈地理科学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域。

4. 请全班同学研究设计学术文献卡片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