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吕布回乡
- 三国:挟曹操以令天子
- 天黑独白
- 2019字
- 2025-04-19 21:02:03
西风漫卷军旗。
猎猎作响。
五百精兵身穿铠甲,手持长矛,整齐划一等待着吕布的检阅。
“奉先,林公实在是对你贴心啊,你看这军旗上绣的是什么字。”
林晦麾下的将领中,薛超和吕布关系最为密切。
男人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一起上过战场,自然关系更亲近几分。
听到薛超的提醒,吕布抬头,顿时看到自己姓氏的军旗。
“林公待我,恩重如山啊。”
吕布已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么细节的地方,林晦都替自己考虑好了。
“奉先,到了并州之后,先将这五百人安顿下来。
可一边练兵,一边贩卖私盐,换取粮草,招兵买马,扩大地盘。”
吕布点点头,自信道:
“兄弟放心吧,在盐池这么久,林公的教诲我也听了不少。
以军屯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听着吕布学说林晦平日里说的奇言怪语,薛超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起来,我还挺羡慕你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我能够重新回到并州边境,与那鲜卑贼再大战一场,完成复仇。”
吕布自然知晓薛超的过往,对于这样一位残存的老兵,吕布给予了极大地尊重:
“我去并州打好基础,等到与鲜卑决战之时,定然请你过来,帮你完成夙愿!”
薛超顿时两眼一亮,和吕布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奉先,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到时候,我定然亲率大军,前来助你!”
远处,林晦爽朗的笑声传来:
“两位这是依依不舍啊。”
“林公!”
“林公你来了!”
林晦带着关羽、朱墨、还有一批新提拔的将领,前来给吕布送行。
关羽一双丹凤眼依旧高傲的看着吕布,不过嘴角上提,带着笑意道:
“奉先,回到并州后,没人监督你了,可别沉迷酒色,荒废了武艺。”
吕布挥动手中方天画戟,呼呼作响,哈哈大笑:
“云长,到时候你来并州,我就算让你一只手,依旧赢你!”
关羽呵呵一笑,摇摇头道:
“依旧说大话!好,一言为定,到时候让林公见证,看谁的武艺更胜一筹!”
林晦看着这一幕,不由抚掌微笑:
“大汉百姓有诸位,当真是得天之幸!”
说罢,对着吕布一拜:
“奉先,并州百姓的安危,便全靠你了。”
吕布顿时浑身上下涌出一股热流,连忙回拜道:
“定不负林公教导!”
五百精兵在手,又从林晦这里学来了练兵之法,吕布只觉得天下之大,哪里都去得!
“林公,奉先此去,不知何时能回,望林公保重身体!”
吕布带着大军走出了百里地,突然回头高声道。
林晦站在城墙上,挥了挥手,面带笑意道:
“祝奉先,马到功成!”
五百人终于彻底消失在林晦的视线中。
“奉先此人,勇武异常,林公为何不留下此人?”
一旁的关羽满脸不舍之色。
吕布的武艺已经彻底赢得关羽的认同。
林晦摇摇头道:
“天下名将如过江之鲫,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际遇。
强扭的瓜不甜,只要志同道合之辈,自然会留下来。”
关羽听完,顿时挺起了胸膛。
自己,才是和林公志同道合之人。
吕布啊吕布,在这一点上,你终究是输我一筹!
……
五百人中,几乎全部是由山贼俘虏和董卓残兵组成。
但经过了在盐池的训练,此刻已经都被改改造成了盐兵模样。
吕布踟蹰满志,心中盘算,等到了并州,应当将这五百人安置在何处。
“朱将军,你说我这五百人应该安置在何处?”
吕布忍不住开口,旁边的朱墨在盐池时间比他长,这次也是朱墨主动要求跟着吕布。
建功立业,不仅仅是吕布的志向。
原本的盐工朱墨也有这样的志向。
林晦自然不会阻拦,所以,朱墨就成了吕布的副将。
“吕将军,我们应该吸取董卓的教训,不可让人随意假传命令。”
想起当初林晦是如何诱骗董卓两千大军,吕布心中还是一股寒意。
林公神机妙算,对人心的把握太过于可怕。
“你说得对,日后军中必须我们亲自下令,其他人的命令,都不行。”
吕布思索片刻,继续开口道:
“林公的盐兵,有盐池这么一个地方,能够很好的隐藏盐兵。
到了并州之后,我也需要找这么一个地方。”
朱墨想起当初林晦对自己的交代,连忙开口道:
“吕将军,你莫不是忘了,林公答应给我们一条私盐运输通道。
不如我们趁此建一方小镇,做为盐利之所?再加以其他商业,招兵买马的钱财不不就来了吗?”
吕布顿时大笑:
“对,林公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掌管商业才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不过,林公说的屯田也是必须之策,毕竟有了自己的田地,才不会受制于人。”
二人又详细商议了一番细节,将日后如何发展彻底规划出来。
不知不觉,三天时间已经过去。
吕布没有第一时间回晋阳找丁原复命。
而是带着五百人大军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九原县。
“哎呀,这不是奉先吗?如今是做了大将军不成?竟有如此威风?”
吕布之前是九原县县尉,也算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有人很快认出了他。
不一会儿,县令亲自赶了过来。
“奉先啊,何处得来如此精兵强将?”
县令双眼放光,看到五百人军队,满心欢喜。
吕布看到县令的反应,心中松了一口气,对着朱墨笑道:
“朱将军,你放心了吧?
九原县乃边防重镇,人人以习武为荣。
县令大人也不会随意去告状,此处最适合养兵!”
朱墨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就是得找一个好地方来安置。”
一旁的县令听到朱墨之言,笑的更大声了:
“奉先啊,你们就不必担心儿郎们没有住的地方。
如今县城中,一半房屋无人居住,战乱之下,人口还在不断流失。
别说五百人,就算是再来五千人,县城里也住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