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陶宗旺的消息
- 水浒之我乃人间太岁神
- 半囚居主人
- 2166字
- 2025-04-08 22:21:52
马直没有客套,笑嘻嘻地接过银子,随意丢入马背上的行囊中。
“都头,我们不去戊己山了,回金山村找鲁头领拼酒如何?”
马直是个心思机敏的,瞧出武松兴致不高,是以这样提议。
武松道了声“好”。二人拔转马头,走大路,望金山村而去。
鲁千里的小院,原本八间瓦房被烧了了三间半。鲁智深安排二龙山的人马操劳了一天,也就清理了瓦砾,用木头茅草临时搭建了一个长棚。
等武松带着马直过来时,才发现全村剩下的老少都在,大棚里热火朝天。
“洒家叫人搬来了一些菜蔬米面,叫了五十人过来,帮村民重建屋舍。杨志兄弟在戊己山主持大局,山寨关隘才是立身的根本,越早修缮越好。”
武松径自掇了一个杌子在鲁智深旁边坐下,“哥哥计较的是。武二年轻不知世路,以后哥哥还要多多提点才是。”
芸娘、景娘为武松、马直添置杯盏碗筷。两个小娘子筛酒时,不住拿眼来瞟武松。
武松竟似毫无所觉。
自顾与智深说话,他将县衙诸事与智深备细说了,最后不无忧虑道:“知县相公不久就要调任,自然不会深究。我所虑者,是叶东升有一个妹子嫁给了东平府的崔推官做妾,推官推勾狱讼,他要是听了枕头风,非要与我们为难,如何是好。”
“怕他做甚?俗话说得好,死无对证。他若真要较真,你不是与那晁盖相熟?叫他带一路人马下山与那西门庆、叶东升报仇,最好闹得人尽皆知,将那鸟推官也牵涉进来。”
武松听得目瞪口呆。
马直听完双眼发亮,“鲁大师莫非是诸葛转世?竟然想得出这般好计?”
“滚滚滚,洒家要你来拍马屁?”鲁智深骂了马直一句,灌了一杯酒开始埋怨武松,“二郎,刘邦有张良,太祖有赵普赵相公,你也得找几个出谋划策的帮手了,到时也好让洒家清闲几天。”
武松颔首,他与鲁智深志趣相投,都喜欢用拳头说话。整日想这些勾心斗角的事,确实心烦不已。
“一清先生将书信送给哥哥之后去了哪里?”
“当日洒家留他在山寨住了两天,他倒是说了你不少好话。不过洒家那时被你的信气着了,一直没听进去。他若是能来帮你,洒家当真就轻省了。”
武松又问,“咱们还剩下多少银子?”
“赏赐完士兵和兄弟们之后,余下也尽够用了,黄金百两左右,银子七千余两,钱八万贯……不过这些钱还得留出给你疏通打点、抚恤村民,重建屋舍的钱……洒家算不明白,明日你找人核算核算。”
景娘一直在听二人说话,听到智深头疼算账之事,不由插口道:“奴家与姐姐对算学都略知一二,如蒙不弃,愿为都头分忧。”
“你?”武松有些疑问。
景娘嘟起樱桃小嘴,“都头不要瞧不起人。你若不信,现在就可以考一考我们。”
“好,”武松思索片刻问道:“我要建长十里,高一丈,厚三尺的夯土高墙,人工、物料、钱财,各需几何?”
“你……”景娘都快被气哭了,“你这是欺负人,这是营造法式,哪里只是单纯的算学。”
那边芸娘听了心里默默盘算,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心中便有了答案。
她性子温婉,轻移莲步,先道了个万福,再启檀口,吐气如兰,“大宋民夫每日需费一百文,十里长,一丈高,三尺厚的夯土墙,所用约三千工时,计三十万文;茅草、土料、木材等材料可就地取材,所用有限,可忽略不计。
伙食费用一人日需一百四十文,三千工时,计四十二万文。如此总计花费七十二万文,足陌一千文为一贯,也就是七百二十贯。再算些损耗,八百贯尽够了。”
武松、鲁智深、马直三人举着酒盏,一时惊得都忘记了饮酒。
“你怎的会这些?”
芸娘被问,俏脸飞霞。
景娘与有荣焉,昂着小脑袋,得意地说道:“我们陶家本就是营缮世家。我有一个本家叔叔,因为善于筑城建寨,江湖上的人送了一个“九尾龟”的浑号。要不是我爹好赌,我与芸娘怎会沦落至此……”
说罢眼眶一红,几乎滴下泪来。
武松一惊忙问,“你说的那个叔叔大名可是叫做陶宗旺?”
“你怎么知道?”景娘泪珠儿还在眼窝里打转,却又好奇武松如何认识她们陶叔叔的。
“怪不得了?原来是他!”
武松郑重向芸娘、景娘行了一礼,“武松以前多有怠慢,请两位姑娘恕罪,今后武松必定以姐妹待之。”
芸娘嗫喏道:“万万使不得!武都头将我们姐妹拔离苦海,已是天高地厚之恩了,如何敢与都头兄妹相称?都头但有所请,奴家无不遵从。”
“确实有一件事要劳烦两位妹子。”武松环顾四周,见金山村满目疮痍,不由有感而发,“我欲重建金山村,使家家户户都有片瓦遮身,修十里高墙,让村民免遭匪患。而欲建此城非九尾龟不能成其事。烦请两位妹子修书邀陶宗旺至此,武二必有厚报!”
芸娘面露难色,“不是奴家推托,委实不知陶叔叔现在何处?”
武松面露失望之色。在梦里他与陶宗旺是在梁山相识,只知道他在上梁山之前与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相熟,实在不记得他原来是在何处落草。
景娘想了一会,说道:“武二哥,其实要找我叔叔也不难。只需派人打听打听哪里在修筑城墙城寨,挨个去问,必有消息。”
她是个爽利性子,武松叫她妹子,她自然就叫他二哥了。
“是极!也是我急昏了头,总想着一日便将所有事情做好。两位妹子去将我哥嫂请来,今晚我们不谈公事,大家伙一醉方休。”
暮春时节,天气渐暖。
金山村内燃起了熊熊篝火,马肉烤得滋滋冒油,劫后余生的村民,暂时忘却昨日之悲,展望那微茫的希望。
武松要将芸娘和景娘认为义妹,除了两个当事人眼神幽怨,几乎人人欢喜。
潘金莲似乎有些于心不忍,笑着劝道:“叔叔是江湖上响当当的好汉,何必拘泥于俗礼?难道不摆个香案,拜上一拜,奴家就不认两个妹子啦?依奴家看,且免了吧。”
芸娘、景娘顾不得矜持,连连点头。
武松笑道:“也罢,就依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