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最后的访谈

当涂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诗庐的每一寸土地上,为这座承载着李白文化与李教授诸多回忆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诗庐庭院中的桃花开得正艳,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场浪漫的花雨。在这样诗意盎然的氛围中,李教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资深记者林晓。

林晓身着干练的职业装,肩上挎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相机包,眼神中透着记者特有的敏锐与好奇。她踏入诗庐的那一刻,便被周围古朴而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所吸引,目光在墙壁上悬挂的李白诗作、摆放整齐的古籍以及案几上的笔墨纸砚间来回穿梭。

“李教授,您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您。”林晓快步走向正在庭院中修剪花枝的李教授,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同时伸出手与李教授相握。

李教授放下手中的剪刀,微笑着回应:“林记者,欢迎来到诗庐。希望这里的氛围能为你的采访增添一些灵感。”

两人在庭院中的石桌旁坐下,石桌上摆放着一套古朴的茶具,李教授熟练地为林晓沏上一杯香茗,热气腾腾的茶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林晓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调整好录音设备,清了清嗓子,开始进入正题。

“李教授,您的穿越经历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大家都非常好奇,您在穿越到唐朝与李白相处的那段时间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林晓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教授,期待着他的回答。

李教授轻轻抿了一口茶,目光望向远方,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穿越时空的日子。“林记者,那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财富。与李白相处,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卓越的诗歌才华,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豁达乐观。这些精神,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就在这时,诗庐的门被推开,一个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叫陈宇,是李教授在学术界的同行,也是一位对李教授穿越经历持怀疑态度的学者。陈宇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径直走向他们。

“李教授,没想到您又在宣扬您的穿越故事了。”陈宇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李教授微微皱眉,脸上却依然保持着礼貌的微笑:“陈教授,今天怎么有空来诗庐?”

陈宇拉过一把椅子,毫不客气地坐下,目光扫向林晓:“这位是?”

林晓站起身,自我介绍道:“陈教授您好,我是记者林晓,正在对李教授进行采访。”

陈宇冷笑一声:“李教授,您的穿越经历听起来确实很传奇,但在学术界,我们更需要的是严谨的证据和科学的论证。仅凭您的一面之词,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林晓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作为记者,她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会是一个大新闻点。她迅速调整录音设备的角度,准备记录下这场即将展开的争论。

李教授并没有被陈宇的话激怒,他平静地说道:“陈教授,我理解您的质疑。但有些经历,只有亲身感受过,才能明白其中的真实性。我在穿越期间,不仅与李白有过深入的交流,还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这些都不是能用虚构来解释的。”

陈宇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李教授,您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我一直很敬重您。但这件事,我认为您可能是陷入了某种记忆错觉或者心理暗示。”

李教授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陈教授,我曾在唐朝亲眼目睹李白创作《将进酒》的场景。他在酒肆中,趁着酒兴,挥毫泼墨,那豪情万丈的模样,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而且,我还保留了一些在唐朝的物品,虽然这些物品在现代社会可能无法成为确凿的证据,但它们对我来说,是那段经历的珍贵见证。”

林晓忍不住插话道:“李教授,您能详细说说那些物品吗?这对我们了解您的穿越经历会有很大的帮助。”

李教授点了点头:“我有一本在唐朝时记录李白诗歌和我们日常交流的笔记本,上面的字迹和纸张材质都与现代不同。还有李白送给我的一支毛笔,笔杆上刻有他的印章。”

陈宇皱了皱眉头:“这些物品也有可能是您后来伪造的,或者是从某些古董市场淘来的。”

听到陈宇如此质疑,李教授心中涌起一股无奈,但他依然耐心地解释:“陈教授,我以我的学术声誉和人格担保,这些都是真实的。而且,我的穿越经历也对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李白的诗歌有了全新的认识。”

林晓看向陈宇:“陈教授,您一直强调证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教授的经历也为李白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就算穿越经历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完全解释,但它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和对人们的启发,是不容忽视的。”

陈宇沉默片刻,说道:“林记者,我并非否定李白研究的价值,只是对于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我无法认同。在学术界,我们必须坚守科学的底线。”

李教授看着陈宇,真诚地说:“陈教授,我尊重您的观点。但我也希望您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能够解释我所经历的一切。但在此之前,我会继续分享我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的精神。”

林晓看着两人,心中感慨万千。这场争论,不仅仅是关于李教授穿越经历的真实性,更是传统学术观念与新思想碰撞的体现。她暗暗决定,要将这次采访写成一篇深度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的余晖渐渐洒在诗庐上,为这场争论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陈宇起身告辞,他虽然依然对李教授的穿越经历持怀疑态度,但在与李教授的交流中,也对李白研究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林晓整理好采访资料,对李教授说:“李教授,今天的采访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如实报道这次的访谈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您的观点和经历。”

李教授微笑着点头:“林记者,希望通过你的报道,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李白诗歌的魅力和精神力量。”

林晓离开后,李教授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的穿越经历将会一直受到争议,但他并不后悔分享这段经历。因为他坚信,李白的精神,值得被更多的人知晓和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质疑和挑战,他都会坚守自己的信念,继续在李白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