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耍花样

第二天学校就发了新的通知,大概内容就是说学校提倡自由,以后允许学生点外卖。

而且还说为了学生们有更好的用餐体验,食堂还专门和李记明厨展开了合作,以后不用打电话订餐,在食堂就能够吃到李记的拌粉。

这个消息让学生们很高兴,不是说外卖不外卖的问题,主要是之前学校那种看似垄断的做法,就让他们觉得很反感。

再加上又传出食堂承包商和教务处有亲戚关系,更是让他们莫名的产生了反抗情绪。

李扬在背后推波助澜,也起到了很重要的效果。

学生群体之间的讨论渐渐平息,而李扬也没有继续在网上发帖,这件事情好像瞬间就消失了,之前闹的沸沸扬扬,但没想到平静下来有这么快。

李扬去谈判之前,也不确保自己百分百可以成功,但说心里话,还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他给出的条件,于对方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几乎无法拒绝。

不过他也做了失败的打算,到时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群众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毕竟生意场上,用点手段很正常。

如果对方退而求其次,态度卡在中间,那么他就会在学校外卖设置外卖柜,方便学生取餐。

他始终坚信一个道理,有些钱给大家一起赚。

回到家里,李扬把这事告诉了爸妈。

“啊?一块五一份?那我们不是每份硬亏5毛钱吗?”李建军当即在心里盘算起来,目前来看,学校那边每天至少是200份外卖打底,那最起码一天就要损失100块的纯收入。

罗美珍倒是点点头,她能明白李扬的做法:“其实这样也行,反正我们也不管事,薄利多销嘛。”

其实像这种批发的情况很常见,只不过身边的人做的不多。

有些小商贩总是要讲究一分一厘的利润,太过在于眼前的得失,导致生意做不大。

“老妈说的是对的,我们这条路线走的就是薄利多销。我算过账,学校那边的外卖九成都是拌粉,一天也就卖个200来份,但问题是要花费巨大的人力。”

李扬慢慢解释道:“因为每份都要送过去,专门请人去送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但如果直接和食堂合作,让出一部分利润给他们,我们不但能够省下人工钱,还有餐盒钱也能够节省,算起来的话也没什么相差。”

李建军一听这话当然也明白,然后就不说什么了。

“以后我们每天只需要送一趟就行,而且他们的销量肯定也比外卖多,换算下来,我们赚的钱只会比以前更多。”

“不过我很好奇,”李建军抽了口烟,问道,“你是怎么说服食堂卖我们拌粉的,人家自己现煮不是更好吗?”

他知道学校前几天禁止外卖进入,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却不清楚,李扬刚才也是直接告诉了他,以后要和学校食堂合作。

所以听到消息,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因为学校食堂的味道没有我们好,学生们集体抗议,然后我就去谈了。过程虽然挺复杂,但说到底还是要给对方分配利润。”

当天晚上李扬做了200份拌粉,这是专门送到食堂去的,而且还特意熬了一批秘制酱料。

这是李记拌粉能够保持味道独特的关键。

米粉倒没有很特殊的地方。

第二天,这200份拌粉很快就卖光了,导致食堂那边还特意打电话让李扬再送一些过去。

于是李扬又把原本店里面卖的米粉送了过去。

追加的200份又很快卖光了,食堂那边也没想到生意竟然这么好,从销售速度上来看,比以前快了一倍都不止。

软件信息技术学院有80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虽然本地人占的比较多,但也有一些不吃早餐的,还有不怎么喜欢吃米粉的。

一个早上能够把400份快速卖光,真的算很不错了。

毕竟食堂选择的品种很多。

中午李扬送过去的米粉更多,因为每个学生都要吃午餐和晚餐,这个钱是省不了的,但有的人考虑到钱包问题,也会吃米粉来代替米饭。

第一天统计下来,学校里面一共卖了1300多份米粉。

这个数字直接就把李建军给吓到了。

说实话,他们店里最巅峰的时候也才不过这个数字,那还是因为蹭了奥运的热点。

没想到送给学校食堂第一天,就打破了之前店里的记录。

“你说这要是多和几家学校合作,那真的是躺着也赚钱啊。”

李扬也有些出乎意料,他本来以为学校那边每天能卖个几百份,就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米粉可以当饭吃,但它不能当饭吃啊!

李建军的话,其实是一条不错的商业路子,如果单纯靠他们一大家子去卖米粉,生意再好,赚的钱也有限。

可如果发展合作伙伴,或者说经销商,那就不一样了。

很快李扬的脑海里蹦出了一个词,那就是加盟。

像肯德基,永和豆浆,沙县小吃这些品牌,走的也是加盟的路子,幕后的老板一样不用亲自干活,一样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李扬仔细分析,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毕竟是李记和食堂第一天合作,学生都一股脑的跟风,所以就卖出了1300份拌粉。

按照正常情况,后面会慢慢减少,但处于一个很稳定的数字,李扬估计一天也就是六七百份。

倒不是说不好吃,主要这玩意吃多了真的会腻,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一般吃面条和馒头,米粉相对来说很难长期当做主食来吃。

因为和食堂推出合作,李记外卖就不再送入软件信息技术学院了,但是网站的活动却依旧有效。

学生只要出示网站订单,就暂时先由食堂赠送鸡蛋,之后李扬统计过后再补给食堂。

第二天米粉的数量果真减少,堪堪超过1000份。

接下来的几天陆续下降,后来竟然一天只卖500份,这和李扬分析的数字有相差,于是来食堂特意蹲了一天,大致统计卖出米粉的数量。

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食堂里面每天不止卖500份拌粉,他们在耍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