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中年迷茫的罗大纲

罗大纲来到红莲村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

他是早上来的红莲村,罗大纲来时,彭刚的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走步操。

尖利的哨声,铿锵有力的步伐,掷地有声的口令在操场上空回荡。

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让罗大纲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已从苏三娘、陈阿九口中得知,彭刚现在训练的这批人都是上过阵,见过血的。

“广州的标营走步操都没他们这么有气势。”罗大纲忍不住感慨道,“难不成他祖上有将门传承?”

“彭相公的队伍,步操不仅好看,也很实用,首次行军,无人掉队,攻打王大作宅院的时候,更是无一人死伤。”苏三娘若有所思地说道。

“艇军若能有此强援,定能成事,不至于重蹈道光二十六年和今年在江口圩的覆辙。”

彭刚在木板上书写了一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木牌,见罗大纲和苏三娘到访,遂喊来李奇,让李奇去库房领钉子把木板钉在教室内的黑板上方。

“大纲兄弟!别来无恙,此去广州采买物资,可还顺利?”

彭刚兴奋地搓着手,非常期待地将罗大纲迎至教室边上的茶棚,亲自为罗大纲奉上热茶。

铁匠们已经打制出了十几根铳管,手摇曲柄的手工钻床木匠们也在做。

现在就等高碳钢做钻头了。

还有弹簧钢,这种特种钢材广西很难买到,他也无法自制。

目前他自制的燧发枪击发装置,就卡在了弹簧钢这一材料上。

其他的部件他都可以直接浇筑打磨,唯独弹簧片,迟迟无法找到任何的替代材料。

“能买的都是为彭相公买来了,不过彭相公的金子可就只剩下五两了。”

罗大纲挥手示意身后的示意后面的艇军把东西抬上来,同时掏出一根五两的金条在手上掂了掂,丢给彭刚。

彭刚注意到罗大纲身后的这些艇军是生面孔,说话带着广东口音,想必是从广东带回来的死党老兄弟。

艇军拉队伍的速度非常惊人,距离艇军江口圩兵败仅过去半年的时间,罗大纲和苏三娘又拉起了一支六七百人的队伍。

金条在手上还没捂热乎,彭刚将金条塞回罗大纲满是陈年老茧的大手里:“总不能让艇军的兄弟们白跑一趟。”

艇军在扩军,罗大纲又是干走私的,后续肯定还要去广州、港岛采买军需。

彭刚希望以后能够继续通过艇军的走私渠道从香港广州买一些军火。

罗大纲是比较直爽的江湖人,也不扭捏作态,假意推辞,非常爽快地受了这五两黄金。

“我先喝口茶喘口气,你先看看你的货物。”罗大纲端着茶盏坐下。

除了公制的度量衡实在难找,罗大纲只买来了法国人的秤和尺子替代外,其余的东西,罗大纲都买到了。

二手印度版褐贝斯有十四支,遗憾的是只有四支褐贝斯带枪刺。

英国人的火药,也买到了六十斤。

高碳钢买到了三百斤六十斤,弹簧钢买到了两百三十斤。

彭刚乐得合不拢嘴,高碳钢和弹簧钢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难获得。

虽说高碳钢两钱银子一斤的单价,弹簧钢快五钱银子一斤的单价贵的惊人,可这钱花得值。

彭刚现在已经考虑罗大刚下次去广东进货的时候,能不能顺道去香港看看能不能直接买二手的车床来。

“罗大哥下次打算什么时候去广东?”彭刚走进茶棚,在罗大纲对面落座。

“要等到过完年后了,艇军中的新兄弟太多,需要整训。”罗大纲笑道,“怎么?刚回来,你就又急着赶我走?使唤骡子也不带你这么使唤的。”

“下次去广东,一定记得告诉我。”彭刚让赵晗薇做些下酒菜,今天他要和罗大纲痛痛快快地喝一场。

“彭刚兄弟,你是读书人,想必你懂得道理比我多,眼光看得也比我长远,有个问题,还望彭彭刚兄弟能为大纲解惑。”几杯酒下肚,罗大纲打开了话匣。

“罗大哥但说无妨。”彭刚放下酒杯说道。

“我入天地会已十年,我不明白,为何每次起事,总是功败垂成?难道这大清,当真是气数未尽?”罗大纲心有不甘地说出了他困惑。

罗大纲从加入天地会之前就开始行劫富济贫之事,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对抗官府的地步。

前前后后,罗大纲发动的大大小小反清暴动不下二十次,可没有一次能够真正成事。

蹉跎半生,人已中年,反清大业仍未有建树的罗大纲感到非常迷茫。

“罗大哥在广西的天地会中是很有威望的人物,罗大哥能否把张嘉祥,陈亚贵,区振祖聚在一处,共谋大事?”彭刚反问道,罗大纲的这个问题不难解答。

“我是艇军,他们是他们,我不服他们,他们也不服我。”虽说同为天地会中人,罗大纲下意识地将自己和张嘉祥他们区分开来。

“半年前我能把大头羊,大头鱼他们聚起来举事,已经非常不易,哪里还敢奢望聚合起张嘉祥,陈亚贵他们。再者,我行的劫富济贫的事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举事的念头和大头羊一样,只是待价而沽,等待官府的招抚。”

“互不统属,一盘散沙,心志不坚,这是其一。”彭刚又问道,“天地会的宗旨又是什么?”

“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反清复明。”尽管喝得已经有些微醺,罗大纲还是脱口而出。

“元末宋亡不足百年,仍有前宋遗民健在,韩宋高举反元复宋的旗帜,可最后又怎么样?成事的还不是朱元璋。”彭刚说道。

“前明覆亡已逾两百年,前明的遗民早已死绝,比起虚无缥缈的前明正统,百姓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计,自己的一日三餐,谁能给百姓饭吃,给百姓衣穿,谁就是正统。就连白莲教都知道以弥勒降世为口号,只提救世济民,不提复明。

若想成事,只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十二字足矣。”

比之蒙元对汉民的粗狂统治,满清的统治更为精密阴毒,断我脊梁,毁我衣冠,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时候反清复明的口号,早已没了市场。

若有所思的罗大纲望着在操场上走步操的队伍,才过去不到半年,彭刚的队伍不仅人数翻了好几倍,看上去也愈发精悍严整,比他的艇军顺眼多了。

踌躇再三,罗大纲提出一个不情之请:“能否将你练步操的法子教授与我?”

彭刚起身去寻来亲手撰写的《步兵操典》,见彭刚一言不发地起身离去,罗大纲觉得刚才太过唐突了,人家的家学传承,岂能说教就教。

“练步操的法子都在这里,你拿回去细看。”不多时,回到茶棚的彭刚将找来《步兵操典》副本递给罗大纲。

罗大纲一愣,恍恍惚惚地接过《步兵操典》,弓身抱拳道:“往后用得着大纲的地方,你只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