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卷七十二·南·宋顺帝纪

顺皇帝名叫刘准,字仲谋,小字智观,是明帝的第三个儿子,在泰始五年七月癸丑日出生。泰始七年,被封为安成王,享有三千户食邑,同时被任命为抚军将军,配备了僚属。废帝即位后,刘准担任扬州刺史。元徽二年,他进号为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诸军事,朝廷赐予他一部鼓吹乐队,扬州刺史的职务照旧。元徽四年,又进号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予他三十人执班剑,都督和刺史的职位依旧保留。

元徽五年七月戊子夜,废帝被杀,众人迎接刘准进入朝堂。壬辰日,刘准登上皇帝之位。

升明元年,改年号,大赦天下,赐予文武官员各升二等职位。甲午日,镇军将军齐王萧道成出镇东城,辅佐朝政担任宰相。丙申日,皇帝下诏说:“汉朝停止建造露台,彰显了仁德;晋朝焚毁雉裘,弘扬了俭道。这些都是为了规范奢华之风,以节俭引导风俗。近来国家尚未太平,连年征战,积蓄空虚,百姓疲惫不堪。然而华丽的装饰耗费巨大,珍宝财货的花费更是难以计算。如今车驾服饰等礼仪制度,实在应该减省,使等级标识有序,不得奢侈过度。可以撤销御府的两个官署。凡是那些精巧华丽的雕刻装饰,有伤风化破坏治理的,一律禁止。希望以此永远昭明法令准则,弘扬这新的施政开端。”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沈攸之进号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中领军、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齐王萧道成被任命为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刺史之职照旧。中书令、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抚军将军刘秉担任尚书令,加中军将军衔;镇西将军、郢州刺史晋熙王刘燮担任抚军将军、扬州刺史;南阳王刘翙担任郢州刺史。辛丑日,尚书右仆射王僧虔担任尚书仆射,右卫将军刘韫担任中领军,金紫光禄大夫王琨担任右光禄大夫。赐予司徒齐王萧道成五百万钱,五千匹布。癸卯日,皇帝前往太庙祭祀。丙午日,任命安西参军明庆符为青、冀二州刺史,武陵王刘赞为郢州刺史,新任命的郢州刺史南阳王刘翙改任湘州刺史,司空、南兖州刺史齐王萧道成改领南徐州刺史,征虏将军李安民为南兖州刺史。雍州发生大水灾,八月壬子日,朝廷派遣使者前往赈济抚恤,免除当地的赋税。任命骠骑长史刘澄之为南豫州刺史。山阳太守于天宝、新吴县子秦立因有罪,被下狱处死。戊午日,对平准署进行改制。辛酉日,任命宣城太守李灵谦为兖州刺史。癸亥日,司徒袁粲镇守石头城。丁卯日,免除升明元年以前拖欠的赋税;恢复郡县官员的禄田。戊辰日,追崇皇帝的生母陈昭华为皇太妃。庚午日,司空长史谢朏、卫军长史江斅、中书侍郎褚炫、武陵王文学刘候进入殿省当值,参与侍奉皇帝探讨文章义理。齐王萧道成坚决辞让司空之职,庚辰日,朝廷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月己丑日,皇帝下诏说:“从前圣王去世后,淳朴的风气逐渐衰落,龟书永远埋没,龙图长久隐秘。所以三代末年,德政与刑罚相互干扰。世间沉沦,人们争名逐利,道德败坏,人心谄媚。然而正直之士仍然接连不断,奇才也相继涌现。朕继承皇位,统治天下,背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每日忙碌到很晚也忘记疲倦,常常思考国家的兴衰,回顾古代便思绪满怀。夏商周的典籍,仍然流传在书籍之中,汉魏的文章,也记载在史册之上。所以汉武帝元封年间兴起茂才的选拔制度,汉宣帝地节年间开创独行的人才品目。整顿纲纪致力于根本,关键在于得到人才。如今可以通告各州郡,搜求推举那些隐居未仕的人才,从乡邑中选拔,按照他们的声名举荐上来。朕将亲自审阅,甄别其中的优秀人才。希望民间没有遗漏的贤才,永远激发起美好的风尚。”己酉日,庐陵王刘暠去世。冬十一月己酉日,倭国派遣使者进献地方特产。丙午日,员外散骑侍郎胡羡生代理越州刺史,任命交州刺史沈景德为广州刺史。十二月丁巳日,任命骁骑将军王广之为徐州刺史。车骑大将军、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叛。丁卯日,录公齐王萧道成进入朝堂守卫,侍中萧嶷镇守东府。戊辰日,朝廷内外戒严。己巳日,任命郢州刺史武陵王刘赞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征虏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儿进号为镇军将军。右卫将军黄回为平西将军、郢州刺史,督率各路军队前锋向南讨伐。征虏将军吕安国为湘州刺史,都官尚书王宽加平西将军衔。庚午日,新任命的左卫将军齐王世子奉命护卫新任命的抚军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刘燮镇守寻阳的盆城。壬申日,任命骁骑将军周盘龙为广州刺史。当天,司徒袁粲占据石头城反叛,尚书令刘秉、黄门侍郎刘述、冠军王蕴率领众人前往响应。黄回以及辅国将军孙昙瓘、屯骑校尉王宜兴、辅国将军任候伯、左军将军彭文之暗中相互呼应。中领军刘韫、直阁将军卜伯兴在殿内共同谋划。录公齐王萧道成在省内诛杀了刘韫等人。军主苏烈、王天生、薛道渊、戴僧静等人攻陷石头城,在城内斩杀袁粲。刘秉、刘述、王蕴越城逃走,被追上擒获,一并被处死;其余的人不再追究。豫州刺史刘怀珍、雍州刺史张敬儿、广州刺史陈显达都举起义兵。司州刺史姚道和、梁州刺史范柏年、湘州行事庾佩玉拥兵怀有二心。甲戌日,大赦天下。乙亥日,任命尚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左仆射,新任命的中书令王延之为尚书右仆射。吴郡太守刘遐占据吴郡反叛,辅国将军张瑰前往讨伐并将其斩杀。闰月辛巳日,屯骑校尉王宜兴因有罪被处死。癸巳日,沈攸之攻打围困郢城,前军长史柳世隆坚守城池。沈攸之的弟弟沈登之在吴兴作乱,吴兴太守沈文秀前往讨伐并将其斩杀。己亥日,朝廷内外再次戒严。授予录公齐王萧道成黄钺。辛丑日,宁朔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度进号为征西将军。乙巳日,录公齐王萧道成出兵驻扎在新亭。

升明二年春天正月,沈攸之派遣将领公孙方平占据西阳。辛酉日,建宁太守张谟击败了公孙方平。丁卯日,沈攸之从郢城兵败逃散。己巳日,华容县百姓将他斩首并把首级送回。左将军、豫州刺史刘怀珍进号为平南将军。辛未日,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儿攻克江陵,斩杀了沈攸之的儿子沈光琰,荆州平定,参与叛乱的人都被处死。丙子日,解除戒严。任命新授任的侍中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当天,录公齐王萧道成回到东府镇守。丁丑日,任命江州刺史邵陵王刘友为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左卫将军齐王世子萧赜为江州刺史,侍中萧嶷为领军,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儿进号为征西将军,平西将军、郢州刺史黄回进号为镇西将军。

二月庚辰日,任命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尚书右仆射王延之为尚书左仆射。癸未日,录公齐王萧道成加授太尉,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甲申日,特赦荆州。丙戌日,抚军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刘燮进号为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戊子日,免除雍州沔水沿岸曾遭受水灾的居民三年的租布。辛卯日,郢州刺史、新授任的镇南将军黄回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南兖州刺史李安民为郢州刺史。癸巳日,任命山阴令傅琰为益州刺史。丙申日,左军将军彭文之有罪,被下狱处死。代理湘州事务的任候伯杀死前湘州行事庾佩玉,将首级送到京城。

三月庚戌日,任命广州刺史周盘龙为司州刺史,辅国将军刘悛为广州刺史。丙子日,赐予太尉齐王萧道成羽葆、鼓吹乐队。

夏天四月己卯日,任命游击将军垣崇祖为兖州刺史。辛卯日,新授任的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黄回有罪被赐死。甲午日,辅国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代理南兖州刺史。

五月戊午日,倭国王武派遣使者进献地方特产,朝廷任命武为安东大将军。辅国将军、代理湘州事务的任侯伯有罪被处死。

六月己丑日,任命前新会太守赵超民为交州刺史。丁酉日,任命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八月辛卯日,太尉齐王萧道成上表请求禁断奇特华丽的服饰,共十四条建议。乙未日,任命江州刺史齐王世子萧赜为领军将军、抚军将军。丙申日,任命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九月乙巳朔日,发生日食。丙午日,加授太尉齐王萧道成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兼任扬州牧,允许他佩剑穿鞋上殿,入朝不用小步快走,朝拜时司仪不直呼其名。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刘燮为司徒。戊申日,代理南兖州刺史萧映为南兖州刺史。甲寅日,赐予太傅齐王萧道成三望车。己未日,芮芮国派遣使者进献地方特产。癸酉日,武陵内史张澹有罪,被下狱处死。

冬天十月丁丑日,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晃为豫州刺史。孙昙瓘此前逃亡,己卯日,被擒获并处死。壬寅日,册立皇后谢氏,死罪减轻一等,五年以下徒刑全部赦免。十一月壬子日,封已故武昌太守刘琨的儿子刘颁为南丰县王。癸亥日,临沣侯刘晃谋反,刘晃及其同党都被处死。甲子日,改封南阳王刘翙为随郡王,改随阳郡。十二月丙戌日,皇后到太庙祭祀。戊子日,高丽国派遣使者进献地方特产。

升明三年正月甲辰日,朝廷任命江州刺史萧嶷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安西长史萧顺之为郢州刺史。乙卯日,太傅齐王萧道成上表,请求将所有拖欠官府物资、服劳役的人,一概免除相关负担。辛亥日,任命骁骑将军王玄邈为梁、南秦二州刺史。领军将军、抚军将军齐王世子萧赜加授尚书仆射,进号为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丙辰日,给太傅齐王萧道成增加前部羽葆、鼓吹乐队。丁巳日,诏令太傅府依旧可以自行征辟僚属。任命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儿为护军将军,新任命的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二月丙子日,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邵陵王刘友去世。

三月癸卯朔日,发生日食。甲辰日,尊崇太傅齐王萧道成为相国,总理百官政务,封给他十个郡,封为齐公,赐予九锡之礼,加赐玺绂、远游冠,地位在诸王之上;加赐相国绿色绶带,他原来担任的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职务依旧保留。丙午日,任命中军大将军萧赜为南豫州刺史、齐公世子,作为相国的副手,赐予绿色绶带。庚戌日,临川王刘绰谋反,刘绰及其同党都被处死。丁巳日,因为齐国刚刚建立,赐给五百万钱,五千匹布,一千匹绢。

夏四月壬申日,将齐公的爵位晋升为齐王,增加十个郡的封地。甲戌日,安西将军武陵王刘赞去世。丙戌日,下令齐王可以使用冕旒十二串的冠冕,建立天子规格的旌旗,出入时清道戒严,乘坐金根车,由六匹马驾车,配备五时副车,设置旄头、云罕等仪仗,享用八佾乐舞,设立钟虡、宫县等乐器。将世子萧赜晋升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的爵命名号,都按照旧有的礼仪制度执行。辛卯日,刘宋的国运终结,顺帝将皇位禅让给齐王。壬辰日,顺帝退居到东邸,不久后又迁居到丹阳宫。齐王登上皇位,封顺帝为汝阴王,以客礼相待,不把他当作臣子。顺帝继续使用刘宋的历法,上书时不称表,皇帝回复时不称诏。

建元元年五月己未日,十三岁的刘准在丹阳宫离世。他生前被迫将皇位禅让,如今悄然走完了短暂的一生,死后被追谥为顺帝。六月乙酉日,他被葬在了遂宁陵,从此长眠地下。

史臣评价说,圣明的帝王承受天命,若不是在乱世之中,接过衰微的国势,天命的历数往往不会降临。从三皇五帝以来,接受天命登上皇位的君主,无一不是在国家沦丧衰败到极点的时候,才顺应众人拥戴的运势而称帝。刘宋的国运衰落已经持续很久,最终走向灭亡,又哪里仅仅是汝阴王刘准这一次拱手禅让就能简单概括的呢?它背后是长期积累的种种问题,一步步将这个王朝推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