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七):元朝的兴亡
- (日)田村实造
- 906字
- 2025-04-29 10:40:59
畏兀儿文与印章
成吉思汗征服乃蛮,并非仅仅是把幅员辽阔的土地和为数众多的游牧民收归自己管理。乃蛮人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受到绿洲文化——回鹘文化的影响。他们以畏兀儿文来书写各种记录,例如为了征收租税而制的户籍簿,以及审判记录等。另外,他们也使用畏兀儿文来雕刻印章等。
成吉思汗在1204年消灭乃蛮时,抓住了回鹘人塔塔统阿。据说,由于这样的关系,畏兀儿文也就通过塔塔统阿而广泛流传开来(可参考《蒙古秘史》和《元史·塔塔统阿传》)。我们可以从这个传说推想,蒙古族人使用畏兀儿文大概始于他们征伐乃蛮前后。
那之后畏兀儿文很快便广为蒙古部民所使用。两年后(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他任用了他的义弟失吉·忽秃忽为最高法官,并降旨说:
蒙长生天佑护,平定了全国百姓,你可充当朕的耳目。依照从全国百姓中分封朕的母亲、诸弟、诸子以分民之例,可将游牧民、定居民分一些给你。无论何人,不许违背你说的话。在万民之中,你可惩治盗贼和欺诈者,按道理应该处死的处死,应该惩罚的惩罚。把全体领民的分配情况和所断的案件都写在青册(账簿)上面。这些条文将一直传承到子子孙孙之手,永远不得更改。
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当时已有人开始使用畏兀儿文书写户籍簿以及简单的审判记录。
根据长春真人(1148—1228年。本名丘处机,字通密,道教全真派的道士)所撰《长春真人西游记》,成吉思汗远征西方之际,左右会有书记侍在身边。他们会以畏兀儿文把成吉思汗的言行一一记录下来。十四至十五世纪之间的西亚学者也曾提到成吉思汗的法令和训示全都由畏兀儿文写成。这一点大概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我们还可参考《黑鞑事略》的记载。《黑鞑事略》是元太宗窝阔台汗四年(1232年)由南宋王朝派遣到蒙古帝国的使者所写成的。根据这本书,当时蒙古的燕京(即现在的北京)里就有很多人都非常热衷学习畏兀儿文。因此,虽然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六年(1269年)新制八思巴文字,把它定为元朝国字并努力使其普及,但只有公文文书才会用上八思巴文字,一般场合仍旧会使用畏兀儿文。从这个情况中,也可知畏兀儿文已广泛流传。
虽然畏兀儿文也是由上而下纵向书写,但每一列写完却是由左移向右,与日本假名文字相反。现在的蒙古文字,不过是在这种畏兀儿文之上稍加变更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