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简介
第2章 序言
第3章 《当代男性作家论》:福贵精神的两种解读——论余华小说《活着》
第4章 颠覆传统人性的展览——余华小说的另一种人文关怀
第5章 叙述转型 寻找父亲——余华小说文本世界的意义建构
第6章 传统伦理 儒家代言——陈忠实《白鹿原》中白嘉轩的三观论
第7章 无尽长路 不息前奔——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之生存本相
第8章 崎岖小道上的人性呼唤——朗顿·班觉《绿松石》中的人性及其冲突
第9章 《当代女性作家论》:城市女性 时空之梦——王安忆《长恨歌》中女性几种精神取向
第10章 上海风情 女性意蕴——王安忆《长恨歌》的主题意蕴
第11章 后天努力 厚积薄发——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几个关键程序
第12章 诗性眼光 温情世界——迟子建小说的诗意美
第13章 新奇丰厚 灵魂重生——从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解读铁凝的《大浴女》
第14章 先验结构 囿于一隅——论蒋韵《落日情节》:走不出结构的女人
第15章 灿烂星空 别样光芒——谌容与张洁创作比较
第16章 阴阳同体 超越传统——张抗抗《作女》之于女性出路的启示和问题
第17章 《文学现象论》:维特与歌德——无意识与作家的创作动机
第18章 一样浪漫 两样情致——“湖畔派”诗人与中国山水诗人创作方法比较
第19章 关注人生 抨击痼疾——乡土文学刍议
第20章 大胆取材 率真抒情——新时期散文的真情性
第21章 注重过程性 偶然性 个体性 调侃性的现代性——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人文精神的特点
第22章 《陕南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论》:资源丰富 品味高雅——两汉三国文化与汉中旅游
第23章 整合文化 更新教育——汉水上游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的更新发展
第24章 两情相悦 潇洒自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所见陕南情歌的情感价值倾向
第25章 陕南乡土 阴柔温婉——王蓬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26章 《文化教育论》:激发兴趣 创新思维——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
第27章 开动脑筋 教学相长——当代文学教学中所想到的一些问题
第28章 直面现实 学以致用——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定位思考
第29章 以情育人 以美化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美育实施创新问题研究
第30章 回归家庭 终身学习——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31章 理念先导 与时俱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问题与探索
第32章 《审美批判论》:剔除平庸 提升人性——审美现代性的学科反思
第33章 歌谣文理 丹霞满天——审美功利性的现代反思
第34章 互通有无 等量齐观——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批判
第35章 精巧移植 有效衔接——王国维建构现代诗学的话语逻辑
第36章 感性之外 重建自我——现代音乐美学救赎的逻辑理路论略
第37章 形态嬗变 审美创生——中国传统诗学技法理论的演进轨迹
第38章 瓦解壁障 有效表达——中国诗法知识谱系考论
第39章 颠覆传统 重构自身——艺术经典化与文学解释
第40章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5-04-17 11:29:24